《英‧文‧準‧備‧要‧領》
一、前言
英文在學士後中醫的考試中,可以說是較難突破的一科,語言能力的好壞並非一蹴可及,往往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再加上平時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才有可能把英文讀好,相信坊間已有不少平日如何增進英文能力的書籍,平日即可去書局翻閱做參考,作者僅以學士後醫學的英文為取向來指導學弟妹如何能利用補習班資源,在一年的有限時間內,爭取最高的分數。
學士後西醫考試除了以英文為筆試科目之一外,口試時更是加上英文短文的口頭測驗,此外若錄取分數相同時更是以英文成績來決定名次,足以讓人看出醫科考試對英文之重視程度。在日新月異並充分國際化的醫學研究及臨床領域,英文能力都是你我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準備要領
■ 明晰命題趨勢
學士後西醫英文試題分為下列三大部分:
字彙(Vocabulary)
有單字及片語,單字艱深程度類似托福測驗,並常出現新聞用字及日常生活片語,此外試題委員似更希望考生知道如何使用此單字,所以有相似型及適用性考題。
克漏字問題(Crossword)
往往是日常生活或是學術上的幾篇小短文,選項多半為副詞、關係詞及介係詞用法等,主要在測驗考生之文法能力。
閱讀測驗(Reading Comprehension)
給予三至五則長篇文章,如同一般之閱讀測驗,同學通常均有時間將文
章看完並仔細做答,文章內容根據歷年考題包羅萬象,且文章來源並不限定在生命科學或醫學方面。
■ 落實準備過程
既然英文非一蹴可及之學問,考生一定要把握一年的有限時間做好英文實力的提昇,僅此提供一份分為三大階段之年度計劃如下:
首四個月紮根期
‧購買Times or Newsweek雜誌,仔細閱讀其中文章,將好的句子及片語字彙記入Notebook 。
‧買TOEFL文法書,不需太過複雜,先將基本句型及各種詞性用弄懂即可。
另四月加強期
‧字彙書再讀兩遍,並將難以背誦者記載於Notebook中。
‧持續購買Times or Newsweek 雜誌,並偶而購買英文報紙,將好的句子及片語字彙記入Notebook。
‧買TOEFL文法考古題本,每二天做一篇文法考題,並以弄懂其 要義為止。
‧於休閒及吃飯時間閱讀英文報紙。
‧TOEFL文法考古題再做一遍(如果之前已做完)
一、前言
國文是每個人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學習的,各種大小考試也從未缺席過,但能誇口說自己國語文能力不錯的又有幾人?一方面,中國文學浩瀚精深,一般人窮極一生恐怕也只能窺得一二;另一方面,現代人語文運用能力日漸低落,弄得眾人「台」(應為「貽」)笑大方亦不以為意,甚至在同儕間傳為「佳話」,競相模仿者大有人在。在這種風氣之下,不作出令夫子搖頭嘆息的所謂「現代文章」,也不容易。話雖如此,國文仍是一門重要的科目,即使在語文能力低落的今天,在各種考試中的配分也是絲毫不減,不可等閒視之。
二、各題型準備訣竅
雖然做學問的態度應該是循序漸進、徹底了解才是正軌,但是想在激烈競爭的考試中脫穎而出,確實必須有一些訣竅才行。以下我們就以幾個大項分別來了解:
‧文意測驗
這是最基本的題型,也是考生必須準備的基本功。一般說來,按照補習班課表正常上課的同學都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如果覺得不足,不妨翻出以前唸過的《大學國文選》,也可以激起你對國文的一些感覺。
‧醫古文
這個項目是後中醫考試比較特別的地方,醫古文主要是指中國傳統醫學方面的人物、經籍、學說理論。例如91年的後中醫就出現大量出自醫古文的考題,甚至連作文題目都是從《黃帝內經》中選出來的。想要特別加強的同學可以詢問正在念後中醫的學長姊,其「中醫概論」是用哪一本教科書,因為中醫概論多半跟醫古文關係密切。
‧閱讀測驗
從先秦古文到台灣本土現代詩,範圍無所不包,內容也千奇百怪。雖然沒有範圍,但不表示沒辦法準備。除了跟文意測驗的準備方法大致一樣之外,坊間整本都是閱讀測驗的題庫書,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須注意有翻譯及答案解說的比較有效果。
‧作文
準備要訣其實就是「平時如戰時」,平常不管是多看一些藝文名家寫的文章,或是一些小品文也好,都可以在無形中增加文筆的流暢性,而這種感覺絕對無法一蹴可幾的,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
三、參考書籍
■ 提升古文閱讀能力方面
「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文章絕不可少,不但可以從中增加閱讀古文的熟悉度,更可以訓練自己在文體思路上的連貫性,對於提升寫作能力,尤其是論說文,有相當大的幫助。另外像是詞、曲、小說或是白話文、新詩等的文體,因為時代作者差異性極大,不易作統整性的整合,不過建國在整理這方面的功夫已經作得很好,其他的就只能依靠自己平時多多涉獵了。
■ 加強作文能力方面
大陸作家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文化苦旅》,都可說是散文中的上品,尤其 《余秋雨-臺灣演講》一書,更是直接指導後進如何寫出一篇既能感動人心、同時詞藻優美的佳作。另外,王鼎鈞先生的《作文十九問》、《作文七巧》,及黃永武先生的《字句鍛鍊法》等書,都是閱讀起來輕鬆寫意,卻又能潛移默化增強讀者作文能力的好書。
如果不想花錢買書、又想增進國文能力,可以多閱讀報紙上的副刊,例如:中時副刊的「三少四壯集」專欄是由很不錯的作家執筆,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新主題,也都能引發
讀者不同的想法。
愛上網的讀者的選擇就更多了,除了書店網站有些書評可以指點迷津,在此也推薦一些優質文章的網站給大家,例如:「南方人文電子報」,它的論點相當別出心裁,可以各種角度觀照人生及社會各層面的不同面向;而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的「追夢人網站」,裡面的一些建議對於有心加強寫作同學也很有幫助。
如果是醫學道德、醫學倫理觀點方面的文章,有兩個不錯的網站可以推薦給大家:一是吳昭新醫師的「老醫之家」;二是「當代醫學雜誌」每期的社論,如果遇到關於醫學道德類的文章時,應該可以派得上用場。
四、答題注意事項
某位國文老師說過:「我們本來就是中國人,身上流著跟老祖宗一樣的血液,所以他們的文章我們也理所當然的能懂」;除了這種因同文同種產生的民族直覺外,在遇到特別模糊的題目時,有以下兩點可以參考:
■ 時人幻想法
想像自己跟作者是同時代的人,甚至當他的親朋好友也沒關係。設身處地想像同時代的歷史、地理背景、政治環境、社會經濟情況,這些都有助於作出正確判斷。雖然我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從小都讀過史地,多少還有一點模糊的印象,這個時候就是發揮的時刻了,所謂「文史本一家」,善用你的想像力,絕對可以選出標準答案。
■ 交叉比對法
選出跟其他都不像,或是都不一樣的。當然這也不一定必然如此,但是當你完完全全毫無頭緒時,這招可能至少比用鉛筆或橡皮擦猜答案來得有邏輯多了。使用此招時,記住絕對不要慌,動員所有的腦細胞一一比對這些選項,然後再大膽選下去,不過如果有倒扣時,就要有更多的把握了。
五、考前複習
國文跟英文一樣,都是平時就要多燒香的科目,臨時倉促上場很難有絕佳表現。因此,國文的考前複習應著重在加強已經熟悉的部分,而不是賭賭看會不會考一些另類題目。建議做法如下:
■ 徹底看過兩次以上整理過的國學常識(國學概要):把考前記憶力最好的時刻,用在這些純記憶性的題目上,是最好的選擇。
■ 多作題庫或考古題:考古題一定要做,如果沒有多餘時間,建議大家可以針對應用文部分就好,因為這個項目也幾乎是必考的部分,多作考題可以培養答題時的順暢度。
■ 善用考猜:在考前幾天或是考試當天可以拿到許多分補習班製作的考前猜題,很多同學會將它隨手一扔,事實上裡面包含許多不錯的整理圖表或是作文金句,仔細看看還是會 有一些收穫
六、應考技巧
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花費了這麼多的心力準備考試,當然是希望能夠在考試當下發揮最大效果,以下事項值得在考試的當兒多多留意:
■ 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考場如戰場,分分秒秒都非常寶貴,如果沒有多餘時間寫作文,首先,先把作文題目掃過一遍,大致在心中先有個底,此時可以先做前面的選擇題部分,一面答題,一面構思待會作文的主軸或是名人名言,甚至從選擇題選項中挑出名言佳句亦可,等到寫到作文時,就會比較有靈感,即使沒有,也比較不會產生陌生的恐懼感。
■ 作文字跡勿過於潦草:雖然說參與考試的考生不像大學聯考有十幾萬人,但是成千上百人的考卷改起來仍是很累人,也許看不到一百份老師眼睛就花了!這時候字跡就成為很重要的決定因素,如果能善待老師的老花眼,或許他也會善待你的分數,這點雖是老生常談,但還是很重要。
■ 不要提早交卷:提早出去幾分鐘真的能為你搶到更多分數嗎?如果還有時間,不如好好靜下心,檢查作文有沒有錯別字、題號答案有沒有弄錯、答案卡有沒有劃好,這些檢查核對的功夫認真作下來,說不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多搶回幾分。
七、結語
「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天助自助者,準備考試當然希望考上,不過當你闔上書本時,請不要忘記「流氓教授」林建隆教授說過的一句話:「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只要努力走過,必定會有收穫!